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夏令营军训抢扫把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夏令营军训抢扫把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学校承担了太多的期望,已无法安排劳动教育,什么评价体系,只不过是官话,家长宠着,不会让孩子们受累的,每周一次大扫除,都请家政帮忙,还有何语言。
唯一的作法就是告诉家长,只有劳动才是提升人智力水平的最佳手段,猿能通过劳动进化成人,这就是最好的证明,鸭子和大雁本是一家,劳动的至今能飞翔,不劳动的已经成了人们盘中一菜,这也是证明。
这样可能家长会重视一些。
现在的学生不爱劳动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。其产生原因在于:一是教育内部对劳动教育的忽视,自恢复高考后,学校的一切均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评价依据,一好遮百丑,劳动教育内容、时间统统被挤掉。二是家庭教育中对孩子过分娇宠。随着计划生育的实施,大部分家庭只生育一个孩子,对独生子女含在嘴里怕融捧在手里怕掉,从小过着饭来张口 衣来伸手的生活,哪有人去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和能力啊?三是社会的发展,让很多人工劳动为智能机器所代替,也使人们的劳动意识逐渐淡化。 要改变这种状况,首先必须从教育抓起,把劳动教育纳入到教育内容之中,必须要把劳动列入课程计划。二是要改革现有评价体系,要把劳动教育实施情况作为评价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。要全面评价学生,把学生的劳动意识、劳动习惯、劳动能力、参加劳动的时间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,彻底摒弃一好遮百丑的评价标准。三是大力营造劳动光荣、勤劳致富的社会氛围,劳动教育从家庭教育开始、从娃娃抓起。
全人教育包含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,劳是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。而在教育实践中,智相对突出,劳却相对弱化。有学校的原因,深层次的原因却在家庭。所以,劳动教育的有效开展,必须取得家长的真正支持,否则,学校开展的劳动教育不过是形式主义,应景上级要求而已。
劳动,是一个人基本生存能力的体现,现在的孩子都不爱劳动,这不怪孩子,怪我们大人没给孩子创造劳动的氛围,没给孩子提供劳动的机会,几乎每个家庭都把孩子当成了小皇帝或小公主,娇生惯养,这对孩子是不利的。要想培养孩子热爱劳动,家庭学校要密切配合,共同努力,才能给孩子养成热爱劳动习惯,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。所以在学校里,开展劳动教育,就是很必要的啦!
那么怎样开展劳动教育呢?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:
一、家校联合,鼓励孩子自己动手,多参与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劳动。如要求孩子在家每天做一件容易完成的家务事,定期检查评比;在班级,要参与值日,包括低年级的孩子。我曾经看过一个视频:一个五岁的孩子做家务:生火、做饭、做菜、洗碗、打扫卫生等,做得井井有条。现在有些小学甚至中学的班级,一有什么劳动任务,就通知家长来做,比如布置教室、清雪等,给孩子留下的印象是:这些都应该家长做,我们小孩的任务是学习!这样下去,真的是太可怕了!就算是低年级的孩子,也可以拿起笤帚扫一扫地,拿起抹布擦一擦桌子、椅子、黑板呀!高年级的孩子更不用说了,扫除、抬水等,什么不能做?为什么让他们坐享其成呢?
二、组织小型献爱心的活动。如三五个人一组,由一个家长或任课老师带队,去养老院、福利院等,帮助老人、孤儿等打扫卫生,帮他们剪指甲、洗手、洗衣服等,不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,还会使他们成为有爱心的人。
三、组织学生到军营体验生活,向解放军叔叔学习。比如组织学生参加的军事夏令营,就很好的,通过两周多的锻炼,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品格。
四、组织到外面野餐。让学生几人一组,自备自做食物,不准买现成的,他们都会想方设法做到更好的。
五、定期组织大型集体劳动,并进行评比,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。如:集体室内外大扫除、集体清雪、集体植树、集体去街头巷尾捡垃圾、到农田除草、收割等等,都是不错的选择。讲清要达到的标准,集体表现出色的,给予奖励和表扬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夏令营军训抢扫把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夏令营军训抢扫把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